7月22日,下午的启东市足球发展规划研讨交流会上,一场人才济济的会议正火热展开。著名足球人士李章洙被聘任为启东市校园足球总顾问,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足球报》报道,李章洙在会议上对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他深情回忆道,二十多年前,他在重庆与中国足协的领导交流时,就曾提出要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他感慨地想,如果当时就开始着手发展,现在中国的足球水平又会是怎样呢?这不仅是他的思考,更是他对中国足球的期望和期许。
李章洙进一步分享,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家长们对学校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在韩国和日本,校园足球的发达程度令人瞩目。这两个国家的高水平足球正是从校园足球起步,这让他坚信中国足球早该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
他的观点背后,也有着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足球发展的理解。他曾留学巴西,那里的社会对球员的教育背景并没有过多要求,只要球技出色就行。但在东亚地区,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则完全不同。孩子们必须上学,并且力求毕业于好的大学。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也是他所说的“东亚家长的普遍焦虑”。
在随后的“大师分享会”上,关于中韩青训的差异成为热议的话题。李章洙虽然强调了韩国校园足球的重要性,但他更认为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韩国足球的青训才是最直接的学习方式。
李章洙也对健力宝队及“健力宝”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这种模式让球员们与世隔绝地生活在巴西,缺少了与外界的交流和比赛机会。而巴西的足球应该是快乐的,那些健力宝的男孩们或许并未真正体验到这种快乐。
对于韩国足协的规定和做法,李章洙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韩国足协要求俱乐部必须配备各个年龄段的梯队,而且球员们可以边学习边踢球。所有费用都由俱乐部承担,这为球员们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他还提到,中韩青少年间的足球交流应该更加频繁。他认为,通过与韩国的交流,中国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身足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成为启东市校园足球总顾问后,李章洙积极推出了自己的“足球练习生”计划。他强调了韩国校园足球的重要性以及其对青少年球员的培训模式。他认为,每年保持30到40场以上的正式比赛是提高青少年球员水平的必要条件。同时,他也看到了韩国作为青少年球员留洋的跳板的可能性。许多知名的俱乐部球探常驻韩国,他们一直在寻找有潜力的年轻球员。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那些参加“百年名校杯”的孩子中会有幸运儿成为“足球练习生”,前往韩国接受更专业的培训,成为中国足球的未来之星。李章洙的愿景和努力正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铺就道路。
